禁止任何形式的引用或转载

吴根越角兵犹动

吴越楚衍生资料,笔法欣赏。


1.

《左传》:

大宰嚭召季康子,康子使子贡辞。大宰嚭曰:“国君道长,而大夫不出门,此何礼也?”对曰:“岂以为礼?畏大国也。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,苟不以礼,岂可量也?寡君既共命焉,其老岂敢弃其国?大伯端委以治周礼,仲雍嗣之,断发文身,赢以为饰,岂礼也哉?有由然也。”反自鄫,以吴为无能为也。 


从哀公元年起,左传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对吴国的行将陨落作预言。然而就像一群人在沼泽地边围观似的,走在泥淖中的那个人浑然不觉。偶有示警,他索性把报警系统拆了。夫差向鲁索取百牢,伯嚭便召季氏来见。君臣在演一场烈火烹油的戏,落幕时,肉坼骨焦。



2.

《史记》:

王坐东宫,召伍被与谋,曰:“将军上。”被怅然曰:“上宽赦大王,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!臣闻子胥谏吴王,吴王不用,乃曰‘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’。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,露霑衣也……夫百年之秦,近世之吴楚,亦足以喻国家之存亡矣。臣不敢避子胥之诛,原大王毋为吴王之听。” 


妙在他姓伍。《汉书》:“伍被,楚人也。或言其先伍子胥后也。被以材能称,为淮南中郎。是时淮南王刘安好术学,折节下士,招致英隽以百数,被为冠首。”结果事泄首告,仍被张汤坚持处死。而班固对他并不同情。



3.

《说苑》:

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,梁王之臣曰韩子,顾谓左右曰:“恶有以一枝梅,以遗列国之君者乎?请为二三日惭之。”出谓诸发曰:“大王有命,客冠则以礼见,不冠则否。”诸发曰:“彼越亦天子之封也。不得冀、兖之州,乃处海垂之际,屏外蕃以为居,而蛟龙又与我争焉……”


此则立意与《韩诗外传》中“越王勾践使廉稽献民于荆王”相同,然易民为梅,顿觉风情盈纸。后世“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”,亦暗香浮动。



4.

《越绝书》:

泄言曰:“王不亲辅弼之臣,而亲众豕之言,是吾命短也。高置吾头,必见越人入吴也,我王亲为禽哉!捐我深江,则亦已矣!”胥死之后,吴王闻以为妖言,甚咎子胥。王使人捐于大江口。勇士执之,乃有遗响,发愤驰腾,气若奔马,威凌万物。归神大海,仿佛之间,音兆常在。后世称述盖子胥水仙也。


“水仙”在东方叙事中别有意义。远在那种香得不像话的花卉传入中土之前,人们便开始传说夏禹、伍子胥和屈原的故事。或功高九州,或驱水为涛,或怀抱冰雪,但归根结底是对不可抗力的斗争。 



5.

《七发》:

将以八月之望,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,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……观其两旁,则滂渤怫郁,闇漠感突,上击下律,有似勇壮之卒,突怒而无畏……遇者死,当者坏……弭节伍子之山,通厉骨母之场,凌赤岸,篲扶桑,横奔似雷行,诚奋厥武,如振如怒,沌沌浑浑,状如奔马。混混庉庉,声如雷鼓。


盘门伍相祠有副对联:“遗建重新,到此狂澜皆下拜;古城如旧,来登杰阁可凭高。”这个句式不是独创。清《对联话》记狼山联:“江海镇分流,一塔支云,到此潮头皆下拜;东南窥胜境,五峰接壤,让他山骨独高蹇。”但写给伍员非常合适。



6.

敦煌变文中的伍子胥之死是个意外。并无我们熟悉的十几年骤谏,仅仅因为在夫差面前占梦不吉,就被赐死。对照上文的所向披靡,是个突变而非渐变,情节跳跃,默认读者已知内在逻辑。其后越输蒸粟,吴地大饥,两国交战,夫差“夜梦忠臣伍子胥言”,以下文字散佚。荒诞中有种衔碑不得语的萧瑟。


占梦梗源自《吴越春秋》:“吴王中心悷然,悔杀子胥。”



7.

虽说《吴越春秋》里那段是汉儒的脑补。但真是,干得漂亮。死去十年的故相显灵,吓得范蠡文种给跪。“定汝入我之国,吾心又不忍,故为风雨以还汝军。然越之伐吴,自是天也,吾安能止哉?”清醒的判断,难舍的情结,过了一千年演义还要学这个写法。


范蠡、文种乃稽颡肉袒,拜谢子胥,愿乞假道。子胥乃与种、蠡梦曰……


次日,钟会备祭礼,宰太牢,自到武侯坟前再拜祭之。


维曰:“……大夫种不从范蠡於五湖,卒伏剑而妄死,彼岂闇主愚臣哉?利害使之然也。”


——不学陶朱隐,游魂悲故乡。 



8.

《太平御览》:

吴亡后,越浮西施于江,令随鸱夷以终。


故陶元藻叹曰:“闻道江心沉是越,卧薪人负捧心人。”戏曲多有勾践/越后/范蠡以西施沼吴为名促其就死的桥段。

越王逼死文种,君夫人杀西施,弓藏今惧,天作之合。考虑到西施被加入吴越系列是个后出的模式,故事流变中这对夫妻的塑造,有一点学刘邦吕后的记载。



9.

坦白地讲,《浣纱记》里公孙圣对伍子胥的劝告是不高明的。伍员尚知【哥哥之言。极为有理。杀身殉国。此亦何难。但恐吾死。吴国又亡。旣无益于邦家。又灭绝乎宗祀。却不两下担误了。】但公孙圣只是一味以忠义相勉,劝其寄子,促成死志。我几乎能嗅到南宋遗民生祭文天祥的味道。


如果我们再对比一下《吴越春秋》,可以发现从汉到明,价值观和社会风气对文学创作造成了多大的影响。前者,被离劝子胥“未谏不听,自杀何益,何如亡乎”而他不逃;后者,子胥欲抽身免祸,公孙圣制而不可。“为子死孝,为臣死忠”的话更是引用得毫不迟疑。梁辰鱼自谓“试寻往古,伤心全寄词锋”,岂徒工巧。



10.

浣纱女的形象丰满过程:起初只是缄口投水,汉儒加了年龄:“妾独与母居三十年。”敦煌变文突破贞/义枷锁,写出了她对伍子胥的心意。元杂剧盛赞其“貌似桃花”。直到东周列国志,沥血石上,宛然不磨。


《列国志传》:

“妾请投江而死,以绝将军之疑!”言罢,抱一大石,投于江心……子胥将欲援之不及,曰:“此非剑杀此女,亦因理死,他日功成,焉敢忘报?”因名此女为浣纱女,咬指血流下,写数字于石上,为记曰:亡臣经此过,逢女浣溪纱,抱石因吾死,铭恩肺腑奢。写完,又恐后人认见,复以泥土掩之。


余邵鱼笔下的伍子胥是浣纱女故事流变中第一个试图制止她去死的。到了冯梦龙改稿就只剩“感伤不已”了。为德于子,了犹见疑。蔡元放讥曰:“又来了。这句话害的人还不够吗?”



…………



评论(5)
热度(65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蕉下鹿 | Powered by LOFTER